近日,一段“镇政府多人到老人家中没收过冬煤球”的视频,流传网络。
事发河北石家庄赞皇县邢郭镇,视频中,多名据称是镇政府工作人员的男子,手拿袋子和铁锹,走进一户居民家中。领头的男子指着院子角落的煤堆指指点点,并与一名拿着扫帚的老太太发生争执。
当事人刘大爷接受媒体采访时说,自己和老伴70多岁了,一周多前买了一吨半煤球准备过冬用。结果12月5日中午,镇政府人员上门说他们买的是劣质煤,不能用,就收走了。
不过,邢郭镇政府6日发布通报称,工作人员在逐户排查时发现刘大爷家中有大堆散煤,他们要求老人尽快将散煤替换为清洁型煤,现场并未没收老人的散煤。
一个说煤收走了,一个说没有,那么这些散煤到底去哪了?
(网传视频截图)
从网传视频来看,几名工作人员似乎有用铁锹往麻袋装煤的动作,从画面上可看到,停在刘大爷家门口的执法车上,堆放了数个装满东西的麻袋。
或许,镇政府工作人员当时只是做要没收的动作,以此警告老人?或者他们只是没收了一小部分煤?又或者是镇政府没收散煤后,看到网上舆情赶紧给老人家送回来了?
邢郭镇政府一句“现场并未没收老人的散煤”,跟视频画面和老人所说的有出入,很难堵住悠悠众口。
更重要的是,通报并未提到后续要怎么办,比如刘大爷买的散煤要怎么处理,替换清洁煤的费用谁来出等,只是笼统地说到“要做好群众思想工作,尽快将储存的散煤替换为清洁煤”,没有给出实际解决方案。
其实,为了防治大气污染,河北在农村推广清洁煤不是一天两天了,实际效果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。每年几乎都会出类似的新闻。
就说刘大爷吧,宁愿去买每吨1280元的“劣质散煤”,也不用政府补贴的、1000元一吨的清洁煤。刘大爷还透露了一条“潜规则”:不少当地村民都会象征性买些清洁煤,然后偷着买别的煤混着烧。
按理说,清洁煤便宜又环保,村民应该抢着用才对呀?刘大爷给出的理由是,他自己买的煤,“烧的旺,还没味道”。
在相关新闻评论区下,有不少河北网友证实,官方指定的清洁煤火不够旺。价格是便宜了点,可为了取暖得烧更多的煤,算下来花费反而更高。
至于散煤有没有味道,则有不同说法。政府工作人员称散煤含硫量高,刘大爷家老远就能闻到很呛的味道。也有据称是当地村民的网友表示,刘大爷家烧散煤后,把邻居家呛得不行,于是邻居把他给举报了。
可就算刘大爷自己买的散煤有味道,也不能没收了事。这一吨半的散煤,刘大爷花了1700多元,这在农村不是个小数目,对于收入非常有限的老人来说,更是如此。刘大爷出于性价比考虑,才买散煤。如果全换成清洁煤,要达到同样的取暖效果,所花的费用只会比1700元更多。这样一来,他前后得花上三四千元,如果没有其他补助和儿女帮衬,生活可能会陷入困境。
刘大爷向媒体描述镇政府现场收煤时,提到一个细节:“他们把我的煤收走了,收条啥的都没有。我问他们怎么过冬,他们说不管我这个……”
镇政府既然说“现场并未没收老人的散煤”,也希望上面这句话,是刘大爷听错了。烧劣质散煤,污染空气,需要规劝,但相关部门不能只关心空气质量,而不关心老百姓的生活质量。不让烧散煤后,村民有没有足够的钱去买清洁煤,买了清洁煤后,他会不会捉襟见肘——这个问题,比维护空气质量更加重要。
毕竟,治理大气污染的初衷,是让每个人的生活变得更美好,而不是让普通人的日子过得更艰难